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的第1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中,江苏交出亮眼答卷:常州入选试点城市,南京“宁电通"全场景V2G示范项目、无锡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推动能源变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常州作为试点城市,早已在车网互动领域先行先试。国内第1个新型站网互动示范中心的建成,智慧用能、共享换电等先进模式的构建,入选国家电网公司源网荷储互动“百佳"示范工程项目,以及锚定全社会低谷充电量占比60%、私人桩低谷充电量占比80%的目标,彰显出常州在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拓展上的很好能力,既能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又能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推动电力消费侧与供给侧的深度协同。
南京“宁电通"全场景V2G示范项目围绕城市公共、企业园区等5类场景,打造13个示范站点,新建116台V2G充电桩。V2G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电动汽车“单向充电"的模式,使电动汽车不仅是电力消费者,更能成为电力供应的“灵活调节单元"。当电网负荷高峰时,电动汽车可向电网放电;当电网负荷低谷时,车辆充电储能,这种“车—网共生"的模式,为城市能源稳定供应和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无锡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依托无锡车网互动验证基地升级建设,覆盖多类型车辆场景,并搭建光储充多元化能量管理系统。预计每年服务电动汽车超10万辆次、年充电量超300万千瓦时,这一规模庞大的应用场景,实现了源(电源)、网(电网)、荷(负荷)、储(储能)的有机融合与协同运行。通过精准调配能源资源,提升了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一、功能特点(LYDN-6000电力市场需求“三相电能电量分析仪"性能稳定)
1、仪器是集电能表校验、电参量测试和检测电网中发生波形畸变、电压波动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为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
2、不停电、不改变计量回路、不打开计量设备情况下,在线实负荷检测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
3、精准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数,频率等多种电参量,从而计算出测试设备回路的测量误差。
4、可选配虚拟负载箱,当用户无负荷或超低负荷时,也能对电表进行准确的测量。
5、可显示被测电压和电流的矢量图,用户可以通过分析矢量图得出计量设备接线的正确与否。同时,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可自动判断48种接线方式;追补电量自动计算功能,方便使用人员对接线有问题的用户计算追补电量。
6、电流回路可使用钳形互感器进行测量,操作人员无须断开电流回路,就可以方便、可靠的进行测量。
7、可校验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仪表以及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单相的1A、5A的各种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8、可采用光电、手动、脉冲等方式进行电能表校验。
9、测量分析公用电网供到用户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可测量分析: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电网谐波。
10、可显示单相电压、电流波形并可同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波形。
11、负荷波动监视:测量分析各种用电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造成的波动。记录和存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相位等电力参数。
12、 电力设备调整及运行过程动态监视,帮助用户解决电力设备调整及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3、可选配条码扫描器,对电表的条码进行自动录入。
14、电能表的485通讯接口进行检测,并能完成现场校验多功能(智能)电能表的工作需求,可根据电表中已设置的需量周期和滑差的时间对需量进行误差校验。
15、具备万年历、时钟功能,实时显示日期及时间。可在现场校验的同时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并通过串口上传至计算机,通过后台管理软件(选配件)实现数据微机化管理。
16、采用大屏幕进口彩色液晶作为显示器,中文图形化操作界面并配有汉字提示信息、多参量显示的液晶显示界面,人机对话界面友好
17、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既可用于现场测量使用,也可用做实验室的标准计量设备。
二、技术指标(LYDN-6000电力市场需求“三相电能电量分析仪"性能稳定)
1、输入特性
电压测量范围:0~400V,57.7V、100V、220V、400V四档自动切换量程。
电流测量范围: 0~5A,内置互感器分为5A(CT)档。钳形互感器为5A(小钳)、25A(小钳)、100A(中钳)、500A(中钳)、400A(大钳)、2000A(大钳)六个档位。(其中中型钳表和大型钳表为选配)
相角测量范围:0~359.999°。
频率测量范围:45~55Hz。
2、准确度
计量校验部分:
电压:±0.05%(±0.1%)
电流:±0.05%(±0.1%)(钳形互感器±0.5%)
有功功率:±0.05%(±0.1%)(钳形互感器±0.5%)
无功功率:±0.3%(±0.5%)(钳形互感器±1.0%)
有功电能:±0.05%(±0.1%)(钳形互感器±0.5%)
无功电能:±0.3%(±0.5%)(钳形互感器±1.0%)
频率:±0.05%(±0.1%)
相位:±0.2°
3、电能质量
基波电压和电流幅值:基波电压允许偏差≤0.5%F.S.;基波电流允许偏差≤1%F.S.
基波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差的测量偏差:≤0.5°
谐波电压含有率测量偏差:≤0.1%
谐波电流含有率测量偏差:≤0.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偏差:≤0.2%
4、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10℃~ +40℃
5、绝缘
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1.5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标准电能脉冲常数
标准电能脉冲常数:内置互感器常数(FL)=10000 r/kW·h ,
钳型互感器常数(FL):
5A | 25A | 100A | 500A | 400A | 2000A |
10000r/KW·h | 2000 r/KW·h | 500 r/KW·h | 100 r/KW·h | 125 r/KW·h | 25 r/KW·h |
7、重量
重量:2Kg
8、体积
体积:32cm×24cm×13cm
三、结构外观(LYDN-6000电力市场需求“三相电能电量分析仪"性能稳定)
1、外型尺寸及面板布置
仪器外形正视如图一:
仪器面板下方的左侧是液晶显示器,右侧是按键区;上方左侧为接线端子部分,包括:电压输入端子UA、UB、UC、UN;电流输入端子Ia+、Ia-、Ib+、Ib-、Ic+、Ic-(其中Ia+、Ib+、Ic+为电流流入端,Ia-、Ib-、Ic-为电流流出端 ;钳形电流互感器接口(A相钳、B相钳、C相钳);向右为接地端子、光电及脉冲信号接口和232串行口(用于上传保存的数据至计算机);*右端为充电器接口(用于连接充电电源)和仪器工作开关;下方为打印机。
仪器须及时充电,避免电池深度放电影响电池寿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每天充电(长期不用*好在两周内充一次电),以免影响使用和电池寿命,每次充电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
仪器的配件箱尺寸,如图二所示:
2、键盘操作
键盘共有30个键,分别为:存储、查询、设置、切换、↑、↓、←、→、Ã、退出、自检、帮助、数字1、数字2(ABC)、数字3(DEF)、数字4(GHI)、数字5(JKL)、数字6(MNO)、数字7(PQRS)、数字8(TUV)、数字9(WXYZ)、数字0、小数点、#、辅助功能建F1、F2、F3、F4、F5。
各键功能如下:
↑、↓、←、→键:光标移动键;在主菜单中用来移动光标,使其指向某个功能菜单,按确认键即可进入相应的功能;在参数设置功能屏下上下键用来切换当前选项,左右键改变数值。
Ã键:确认键;在主菜单下,按此键即进入被选中的功能,另外,在输入某些参数时,开始输入和结束输入。
退出键:返回键,非参数输入状态时,按下此键均直接返回到主菜单。在参数输入的过程中不起作用。
存储键:用来将测试结果存储为记录的形式。
查询键:用来浏览已存储的记录内容。
设置键:在主菜单按下此键,直接进入参数设置屏。
切换键:出厂调试时生产厂家使用,用户不需用到此键。
自检键:保留功能,暂不用。
帮助键:用来显示帮助信息。
数字(字符)键:用来进行参数设置的输入(可输入数字或字符),与手机的输入模式相似,连续按下时可将要输入的字符在数字和字母之间切换。
小数点键:用来在设置参数时输入小数点。
#键:保留功能,暂不用。
F1、F2、F3、F4、F5:辅助功能键(快捷键)。用来快速进入辅助功能界面或实现相应的功能。在有些功能界面(如:电气测试、矢量分析、波形显示等界面)F1和F2用来实现屏幕的锁定和解锁功能。F4键在有些功能界面实现测试结果打印功能。
国网江苏电力主题展厅以500平方米的空间,通过沙盘互动、视频展播、实物陈列等多元形式,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七要素,全面展示81项创新实践成果。九大板块的精心布局,将江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思路清晰呈现,既是对过往实践的系统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生动展望,是践行能源电力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公司立足江苏资源禀赋,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行动力,在能源转型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结晶。从电源结构优化到电网智能升级,从负荷侧响应机制完善到储能技术创新应用,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江苏作为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国网江苏电力的探索为全国能源电力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其系统性的思考与实践,不仅提升了江苏本地能源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为破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共性难题提供了“江苏方案",对推动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整体进步具有积极意义。面对未来,国网江苏公司将以更高站位融入国家能源革命大局,深化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并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优化运营模式,提升系统整体效能。同时,借助2025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的契机,积极展示成果、分享经验,在国际舞台上讲好“苏电故事",提升我国在能源变革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