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

电力体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电流升流器”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点击次数:17 更新时间:2025-08-22

±800 千伏姑苏换流站 VSC 功率互济功能成功实现满负荷运行,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集成了常规直流输电与柔性直流技术的优势,在苏州南、北电网间构建了±400 千伏柔直联络通道,实现了最高 200 万千瓦的潮流交换能力,相当于一座 500 千伏变电站的承载负荷,为电网的柔性互联开辟了崭新道路。

国网江苏电力还秉持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创新理念。23 7 月,我国第1个输电移相器工程——国网江苏扬州供电公司 110 千伏平安变移相器项目建成投运。该工程在 220 千伏平安变电站的 110 千伏联络线上加装输电移相器装置,有效均衡了宝应县东、西部主变压器负载率,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10 万千瓦,为分布式新能源高渗透接入提供了全新思路。

由此,我们要认真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做法和经验,以技术创新为利剑,破除电网运行困局;以智能电网为蓝图,开启能源发展新征程,同时加快新能源友好并网、电网柔性互联等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三相大电流温升试验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一、概述:(LYSL-V-4000A电力体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电流升流器"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是根据电力部门和工矿企业在做开关,电流互感器和其它电器设备作电流负载试验及温升试验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

本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控制台采用智能全自动控制电流输出,嵌入式系统彩色触摸屏控制,电流输出为全闭环系统,在持续输出过程中会自动调节电流大小以靠近设置电流,以使三相电流平衡。

本装置具有输出电流无极调整,电流上升平衡、负荷变化范围大、工作可靠、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是工矿企业进行升流或温升试验较理想的设备。

二、使用环境条件:(LYSL-V-4000A电力体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电流升流器"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1.周围空气温度:

*高温度:+45℃       *低温度:-25℃

*大日温差:35k       日照强度:0.1w/cm2

2.海拔高度:2500m以下

3.相对湿度:不大于90 %

4.安装放置地点平坦,电抗器安装倾斜度不小于50 。

5.设备试验现场地不小于12m2。

三、技术参数:(LYSL-V-4000A电力体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电流升流器"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升流器技术参数

1、额定容量:60KVA

2、相数:三相

2、输入电压:380V

3、输入电流:91.6A

4、输出电压:8.7V

5、输出电流:4000A

6、阻抗电压:8%

7、空载电流:10%

8、冷确方式:风冷

9、运行时间:8小时

10、外形尺寸:1650mm×850mm×650mm

11、重    量:655kg

四、控制台技术参数(LYSL-V-4000A电力体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电流升流器"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1、额定容量:90KVA

2、输入电压:400V

3、输入电流:136A

4、输出电压:0-430V

5、输出电流:120A

6、表头精度:1%

7、显示方式:屏显

8、调压方式:自动

9、外形尺寸:1360mm×960mm×1280mm

10、重    量:480kg

五、显示屏参数设置主界面(LYSL-V-4000A电力体制改革“全智能三相大电流升流器"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三相大电流温升试验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显示屏升流测试主界面

三相大电流温升试验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六、操作步骤:

1、设备建议有良好接地,将试验连接线接好。

合上电源,打开钥匙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表示控制台已接通电源。

3、三相电流*大设置电流4000A,测试时间*大24小时。根据需要设定好试验电流和试验时间。

4、电流误差限值是电流需要调整的*大值,如设置20A,A/B/C三相上限电流设置为2000A,那么当电流升到2000A之后,当电流波动超过1980-2020A时,仪器会自动调整超出限值的相电流。

5、设置好电流以及电流保持时间,抬起急停开关,点击“开始试验"并确定,开始升流,到达设定电流即开始保持(如果急停开关未抬起控制台不工作)。

6、试验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按下紧急停止开关即可停止试验。

7、电流到达后,时间自动计时,计时过程中控制台自动进行微调,使三相电流达到平衡。

8、时间到达后,控制台自动降压回零并切断输出。屏幕显示试验结束。

9、如需打印,点下显示屏中的打印键即可打印试验结果。

7、试验完毕,将功率开关关闭,切断工作电源。

三相大电流温升试验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时代,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勇挑重担,以创新为利刃,劈开新能源发展道路上的重重荆棘,铺就了一条新能源高承载的高速路",为未来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我们知道,江苏分布式光伏发展如日中天,今年前6个月新增装机达1580万千瓦。面对如何用有限资源承载更多绿电的难题,国网江苏电力将技术创新作为关键突破口。245月上线的国内第1个分布式光伏资源开发配置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定位屋顶资源,科学评估电网承载力,为光伏的开发和接入提供了智能决策支持,让每一寸资源都能得到高效利用。

光伏接入后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有源配电网的消化不良"问题,公司应用一系列新技术协同发力。镇江扬中的蜂巢配电网",通过中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实现了负荷与新能源的互济,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提升柔性调控能力,让低压分布式光伏具备可观可测可控可调"特性,实现对大量分布式光伏资源的灵活调节,进一步增强了电网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

新能源汽车的激增给配电网带来了新的考验。截至24年底,充电桩数量超167万台,部分地区配变容量不足的瓶颈亟待突破。常州五星智慧充电站提供了创新解法,通过车棚光伏板、储能和V2G设备的协同,突破了供电容量限制,提升了充电能力,节约了投资。这种模式在常州多个老旧小区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支撑了充电桩报装需求的增长。这些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举措,解决了当前新能源发展中的诸多难题。

此外,为解决零散开发效率低的问题,江苏试点整村连片开发"新模式。徐州双井村的成功实践,不仅降低了配套电网投资,还大幅提高了电压合格率,为农村地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在车流密集区,国网江苏电力超前规划配电网网架,加速普及液冷超充、新建小区充电桩一步到位"装表接电、存量小区一案一策"改造等新模式,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由此,我们要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那样,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前行,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新能源的光芒照亮江苏的每一个角落。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